欢迎来到知行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工服务   >   服务动态   >   正文

【培训团建】《自杀论》读书会

作者:    信息来源:社工中心    发布时间: 2018-12-08

2018年12月7日下午,东莞理工学院驻校社工团队在莞逸社区活动室开展了读书分享会。在本次的读书会中,何景伦社工带来了迪尔凯姆所撰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自杀论》。本次读书会共有以下内容,分别为观看《声之形》部分片段,体会“自杀行为”的可预不可防范、分享关于社会学经典著作《自杀论》的有关内容、与会人员讨论在社会学角度看待自杀的成因及看法。社工何景伦主持了本次读书会。

在看完《声之形》的电影片段后社工何景伦分享了《自杀论》的相关内容。在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中,日常用作分析自杀的“心理”“精神疾病”“家族遗传”等因素都被逐一排除,换言之,这些因素都与自杀人数和比例无显著性关系。因此,迪尔凯姆主张将自杀的之一行为看作一种社会现象,把自杀这一社会失范行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才能够得以完全的解释。此外,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将影响社会自杀率的情况进行了划分,分成了“利己型自杀”“利他性自杀”与“失范性自杀”“宿命型自杀”。其中“利己型自杀”“利他性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关。“失范性自杀”“宿命型自杀”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道德规范因素相关。

最后,大家结合自己的简介,从社会学角度分享了自己对自杀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董赟鹏表示,以日本为例,日本由于社会压力过大,导致日本社会自杀率普遍偏高。有趣的是,有一段时间日本有一首名叫,“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的歌风靡全国,这段时间日本自杀率降低了很多。

郑丹丹表示,自杀虽然可预不可防范,但仍然是有一个过程的。社会上自杀的现象发生时,很可能案主并没有坚决的自杀意愿。但是社会舆论或者社会环境的冷漠对案主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十分惋惜。

此外,也有同工指出,随着现代学科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科的服务范围都在不断拓展。以心理咨询为例,心理咨询也十分重视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作为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在医学上,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个体的健康意味着“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康,已经区别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再次,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多领域融合、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不但要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也需要发展社会工作者自身的综合能力。

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