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行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在电影中体悟百态人生

作者:    信息来源:学生社区知行学院    发布时间: 2022-04-30
"


“意义的追寻”大学生生命教育项目由驻校社工团队(松山湖)开展,项目围绕“党建引领、文化陶冶、生活塑造、行动培养”,以开展沙龙、小组、工作坊、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价值、理解生活意义、培养人文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使命担当,全面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实践观。
"



本次主题电影分享会通过观赏与自然相关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增强学生与自然相处的能力。

我们选取《后天》、《流浪地球》和《中国医生》三部电影,共有507位同学跟随我们一起置身于电影场景中,现实的经历让屏幕中的画面充满真实感,一幕幕或触目惊心、或感人至深的镜头更能引发共鸣,也不禁引人思考:当电影照进现实,当那一天来临,我们会怎样度过?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想法。


灾难的到来,

往往透视了一种社会与人生的横切面,

灾难主题电影带给我们的不是杞人忧天,

而是有机会回归最本真的生命思考和价值选择,

面对灾难,面对生命的尽头,

我们将作何选择?

怀抱“向死而生”的态度,

亦或是去做那些“等有机会”的事?

回到现实,我们是否有“反求诸己”的能力?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以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作为原型,以医护人员的角度来重现这一场疫情。整部电影情节紧凑,张弛有度,让人们身临其境,回味悠长。  

故事场景,在湖北武汉的金银潭医院,现实中也是金银潭医院率先接收新冠患者。里面的人物均有现实人物为原型,比如患有渐冻症的院长。在电影中,他开会动员全医院的工作人员,努力调配物资来接收病人,影片中大量描述了疫情之下的混乱场景,医护的绝望迷茫。在前半段低沉的基调后,就像现实中一样,武汉物资充足,医护人员更加熟练,人民更加配合,直到武汉解封。  

不禁让我思考,如果我自己遇到了这种灾难,我该如何,混乱的人群,绝望的搭档,未知的危机,我该怎么办。看完电影才觉得,在灾难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没有一个人需要独自承受,团结,共情,是人类的本能,人类之所以可以治理世界,是因为我们人类团结的力量是无限的,无论是在疫情底下,还是别的苦难,都是一样。《中国医生》不仅歌颂了疫情下的一线人员,还给我们启发:面对快乐,我们可以共享。面对困难,我们需要患难与共。这就是中国医生精神,这就是中国人民精神。


——曾紫鑫


《流浪地球》电影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幕:一幕是老何在修理跳线成功时眼镜破碎血迹斑斑灰头土脸地说着“生死无常”插上接口,在听到“成功了”露出的那一抹笑,然后死在了机房里。对比此前在车上他极度怕死的表现,可谓截然不同。这一情节,不止丰富了人物特征,还让我看到了小人物在面对全球危难时,勇于克服困难挺身而出,为大众的生死而拼搏,坦然赴死。另一幕是在听到最后的求援时,无数车辆调返车头前往援助,一支支队伍的报道,大家齐心协力去推动撞针,为了人类的命运共同奔赴向那微小的希望。那种大家伙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地向同一个目标奋进真的很打动人,他们义无反顾的拼搏,不接受妥协,不放弃一丝可能成功的机会,永存那钻石一样的希望。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与其同归于尽总好过坐以待毙!


——蔡泽漩


不是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灾难面前,生命或许薄如蝉翼,

中国式的英雄主义,

从不是从天而降的个人推崇,

而是守望相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血肉之躯也能坚如磐石,

平凡之人,亦有千钧之力。


奉命于危难之间 | 《中国医生》


忆往昔,庚子鼠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而来,正值农历新春佳节、异客返乡、家人团聚之际,新冠病毒传播速度之快,让华夏大地饱受困扰,华夏子孙共同筑起防疫长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峥嵘岁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的号召深入人心。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让在病毒肆意的环境中的人感受到曙光。《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以武汉医护人员和全国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以现实为题材,以疫情为唯一的线索,将白衣天使与病毒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搬上了荧幕,通过忙碌的治病救人以及亟待解决的医疗设施来带动观众的情绪,消除屏幕带给观众的隔阂,让观众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增强影片的真实。当我看完这部影片时,内心有颇多感触想予以分享。

大疫当前,不为报酬,不论生死,担大责任,立生命状,身负前线,医护人员的形象在《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医护人员的完美诠释。导演刘伟强以自身的传统美誉功底对电影的写实艺术特征有着精准的理解与把控,影片中有着不少生动的细节,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调动电影中的各类艺术元素,充分揭示了在新冠疫情来临下,医护工作者内心的五味杂陈以及以医者仁心的光芒。镜头下的不少故事我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第一是疫情期间仍然坚持送外卖的金仔(无意间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外卖员)被医疗人员硬来带走的场景,医疗人员的态度是那么坚硬,铿锵的声音显得多么的冷血无情,想到金仔还有家中的妻子以及刚出生的孩子,情绪一下就拉到观众这边,不由也觉得他可怜。但冷静之下,沉思之中又让人觉得情理之中,这个时候是需要这样的“冷血无情”,只因这样才能阻止病毒的再次传播,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人民、拯救国家。人性百态,思绪万千,都需要根据特时特地来判断,一概而论不适用。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电影源于生活,而生活却高于电影。

另外一个镜头是张定宇院长隐瞒自己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身患了新冠肺炎的妻子,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毅然坚守在抗议前线,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人。在白衣天使眼中,时间就是生命,与时间赛跑,就是与病魔赛跑,一分一秒都是生命的宝贵时间。以心为灯,愿作生命的守护天使或许是他们的人生写照。这一幕幕真实发生的场景,让观众内心深深触动,深感医护的不易。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有不少医务人员奋战在抗议一线,他们在不见硝烟的激战中殊死搏斗。

影片结尾,我们打赢了武汉这场疫情攻坚战,大家的生活已经慢慢的恢复,美好的结局总是能让我们感到圆满甚至喜悦,可影片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些吗,从个人到集体,都是处处彰显着人格魅力,而在这百般艰苦的时刻,是国家一直为人民提供坚强的后盾,大难当前国家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彰显大国担当,影片最后用美好生活恢复原样来升华大国担当。彰显影片的艺术性。

因为真实,所以感人,因为感人,所以深刻。我曾问过许多观影人的感想,总结一句:在看电影时,你可以忍住不喝水,但你绝不会忍住掉眼泪。或许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首看这部影片时,我们还能热泪盈眶,还能引起共鸣。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都能不负祖国、不负人民,坚定理想,为建设美丽的新中国而不懈奋斗!致敬我们最可爱的医护工作者!

——陈乙滨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

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重在享受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中国医生》是一部向医生致敬的影片。电影记录了那个寒冬里那座最艰辛的城,病毒四散弥漫着,城内人心惶惶,在看不见未来的日子里,人们好像做什么都无能为力。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群人为我们挺身而出他们站在风间浪口用身躯为我们,树立起一道屏障。我们守住生的希望,抵挡死的绝望。那些为我们抵挡死神的人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不平凡的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挺身而出的英勇,还有对生命的敬畏。

看了影片后我不禁感慨生命是多么脆弱,但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也不能放弃生的希望,因为有无数人在背后支持着我们,我们能够走得再远一些而拼尽全力。从身患渐冻症却坚守一线的医院院长到小卖部的老大爷,从住院部新手医生到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医生,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们的故事,而电影把这些东西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们细腻的情感和动人的情怀。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也感受过被疫情推着走的日子,所以我们既能感受到影片中他们的无奈和悲伤,也能在春天来临时和他们一同欢欣鼓舞。

那些悲伤和脆弱也许在那个冬天会被一场疫情不断放大,但越过了严冬,春天也就来了。我们是电影的观影人,却从来不是生活的旁观者。

——林洁如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的第一感受是地球之于宇宙,是何其渺小。在茫茫的星际中,地球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颗小沙粒,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已经居住了300万年的家。当发现太阳极速恶化,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时候,我们人类应该如何自救?逃离太阳系,且带着地球去流浪,这可能是中国人独特的科幻浪漫。当我开始看这电影,心里还是会留存着一些疑惑,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需要怎样去实现呢?跟着电影的脚步,慢慢揭开我心中的疑惑。建造大量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看到这,我心里不免感到一阵颤栗。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这样一项艰巨的工程,该如何完成?在电影中,我看到人类在困难面前,是拥有一种坚持的魅力。在困难的情况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看完电影,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个人英雄的拯救,而是人类大团结。在电影中,没有刻意描写某一个人的英雄事迹,而是有群像的描写,在面对天灾时,人类的坚持,是最值得歌颂的。即使知道努力可能没有结果,即使知道前路困难,仍继续拥抱希望

——姚惠茵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很久没有想过如果只剩最后一天,将要做些什么,总感觉这些离我们似乎太远,生命又很长。仔细想想,假若生命只剩最后一天,我大概会和往常一样,玩玩电脑,打打游戏,看还没看完的书,约兄弟同学吃个饭,好好陪陪家人。然后微信也好,书签也罢,甚至一张小纸条也是不错的选择,把自己想说的、要交代的写上,之后一个人静静的等着明天的到来。如此以往,也不失为一桩美事。墓志铭太短,而生命太长。墓志铭不可能写下我们一生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去怀念过去的种种以往。倘若最后一天真的来临,也没有必要恐慌,害怕也于事无补,既定的事既以存在,那其发生只不过是时间而已。不若潇洒一日,舒适一天,何事快活,则作其事。我们匆匆而来,也将匆匆而去,不过看遍世间美景,体会忙碌一生,结识人间诸友,笑待亲人团圆罢了。

——黎杰豪


既往不恋,

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


在《后天》的片尾,世界重启,再归荒芜。数万年来我们人类建造起的引以为傲的文明,那些万丈的高楼,奔涌的百川,那些霓虹闪烁与笑语欢歌,顷刻化为时间的碎影。仿佛一切只是一场长夜将醒的酣眠,梦醒了,便无痕。

想起以前听人说过,人类其实是天地的一场梦,一场轮回的迤逦的梦,我们从蛮荒走向文明,最终也会在某天回到茫茫旷野之上。而我们的人生,岂不是也是大梦一场,我们从一片混沌来到这个世界,走过了几十年的清明,最终又归回了那片混沌之中,周而复始的,一切挣扎都是黄沙一捧。

但我依然对此抱有小小的异议,尽管归于混沌是我们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生命的短暂,但我们难道就要在这短暂又漫长的空白中蹉跎一生吗?我们需要的不是“魂消香断有谁怜”的作茧自缚,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用一颗欢喜的心去珍惜我们的生活点滴,不管它清明也好,朦胧也好,那都是天地无私的赠予。我们还可以去攀取闪烁的星星,披挂上梦寐的荣耀,做一个拥抱生活的俗人,要追名的便去追名,要逐利的便去逐利,如果尚有余力,就去保护美好的东西。   生命是一场迤逦的梦,而这场梦境的底色,是刚烈的勇猛,是豁然的快乐,是不辍的征战,也是无悔的包容。只要行为端正,便哪管那些故作清高者所嘲笑的“圆滑”“世俗”?只要心下欢喜,便哪管那些自作孽者所牢骚的“疲惫”“厌倦”?只要创造幸福,便哪管那些顾影自怜者所矫情的“无用”“空虚”?   生命是一场迤逦蜿蜒的梦,它可以用来看破,但不能用来活破,在这个固定的大格局下,我们还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就像片尾最后虽然是冰原吞噬了一切,但仍有坚强的人类生存下来,文明的火种最终也会重归人间,燃遍天地。

——苏于阳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现在的我几乎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面对一切的生死未知,一百代人相继执行存在于计划中的任务,未知的未知宛如黑洞,仅仅是“刹车时代”便已使地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样的时代,作为一个脆弱的人类哪来的生命信仰以活下去呢?电影告诉了我答案——那是希望啊!生命很脆弱与渺小,但生命的希望不会。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希望的存在给予生命无穷无尽的力量,能够探寻一切未知的可能性,即使只身奔赴炽阳,依然将其视为生生的曙光。我们敢于迈出每一步的勇气,在于对未来有着期许与希望,哪怕是即将走向深渊,也会毅然决然昂首挺胸,默默展望引领走出深渊的希望。人类的历史会导向何处,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选择希望。希望明天会更好,希望家庭更美满,希望国家更繁荣,希望世界更和平,希望地球更美丽,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希望…

——伍凌慧


勇,志之所以敢也。


 




初审:范瑜

复审:邓敏君

终审:劳丹